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中信湘雅联合复旦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时间:2023-03-10
分享

 

近日,中信湘雅联合复旦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通过多中心合作方式,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上以长文形式联合发表了题为“Deficiency of primate-specific SSX1 induced asthenoteratozoospermia in infertile men and cynomolgus monkey and tree shrew models”的研究论文。林戈教授指导的博士后涂超峰为并列第一作者,谭跃球教授为共同的通讯作者。

图片

该研究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首次利用食蟹猴、树鼩两种动物模型,揭示了首个灵长类特异的导致弱畸形精子症的致病基因 SSX1(图1)。临床上这类弱畸形精子症患者只能通过ICSI助孕生育后代。该研究发现的其中2名携带SSX1突变患者在我院接受ICSI干预治疗后成功生育了自己的小孩,提示SSX1基因变异导致的弱畸精子症可以通过ICSI辅助生殖技术进行干预和治疗。

 
 

\

 
 

图1 研究流程图

 

近年来,卢光琇教授和林戈教授领导的团队,在配子发生障碍性疾病(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卵巢早衰等)的新基因鉴定及功能研究领域不断创新,建立了一系列生殖遗传学研究的技术,包括全外显子测序的基因筛选技术、基于敲除/点突变小鼠模型的基因功能研究技术、蛋白质组分析与转录组学分析技术等。

 

在本研究中,首次在国际上应用了灵长类动物模型食蟹猴和树鼩,作为灵长类特异基因的功能研究手段。考虑到建立基因敲除动物模型周期长的缺点,本研究首次应用了在睾丸基因敲降的实验手段团队通过创新性的技术结合丰富的病例资源,近年来在配子发生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研成果,已有不少新基因发表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如PNLDC1(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2)、TDRD7(Genetics in Medicin.2019; Autophagy.2021)、DNAH10, CFAP47, DNHD1(American Journal Human Genetics. 2021a,2021b,2022c)、DRC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2023)、WDR63(Cell Discovery. 2021)等,这些成果为基因缺陷导致的配子发生障碍性疾病的致病机制研究以及精准医学提供了诊断的新策略和临床干预的新靶点。 

Copyright © 2012-2025 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060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590号